青岛莱西:“菜单式”志愿服务与群众需求“同频共振”

目前,山东青岛莱西市正值秋季胡萝卜播种的季节,不同于往常循着经验“照葫芦画瓢”,如何科学种植提高出苗率成为大家伙的一块“心病”。眼看着只有一个周的黄金种植期了,店埠镇双河村胡萝卜种植户张世生着了急。



“你为什么不在手机上‘下单’呢?”得知情况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专管员吴明臣出主意道。

 

吴明臣所说的“下单”指的是莱西市推出的“菜单式”志愿服务模式。为打通志愿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实现文明实践的“精准滴灌”,莱西市线上打造集志愿服务项目、积分采集兑换对接等功能于一体的“上善莱西”数字平台,形成文明实践志愿服务“群众点单—中心(所、站)派单—志愿组织(者)接单—群众评单—政府奖单”的“五单”运行流程, 引导优质志愿服务资源直接下沉,为群众提供专业便捷的“靶向”服务,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与群众需求“同频共振”,有效提升工作开展便捷化、精准化、高效化水平。

 

“手机一点,志愿者就到了地头了,方便又快捷。”原本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的张世生,马上就收到了惊喜:从“点单”到志愿者上门再到事情解决,不到一天时间就完成了。

 

原来,店埠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在系统后台“接单”后第一时间向情暖店埠科技助农志愿服务队进行“派单”,农技专业志愿服务队立即赶往现场,在田间地头开起了“现场会”,组织开展关键农技培训宣讲,现场讲解秋季胡萝卜种植技巧,并对胡萝卜产生歧叉根、裂根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、演示。

 

“服务结束并不是流程的终结。最终效果怎么样,由群众来评价,群众说了算,确保志愿服务不走过场。”莱西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马吉鹏表示,“年底再由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对全年的‘点单’需求进行复盘,对服务效果好、群众评价满意的志愿服务进行资金补助、荣誉颁授等‘奖单’激励”。

 

群众在哪里,需求在哪里,志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。莱西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通过每月设定、发布活动主题,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、站收集群众需求,发布服务项目,配送服务菜单,打造上下贯通、供需匹配的志愿服务体系。今年以来,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倡树美德健康新生活等,根据群众普法、就业、心理咨询等需求,组建8支“声动莱西”宣讲团,开展主题宣讲活动1480场,发布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、站活动超3000项,志愿者配送服务超2000次,组织动员各级各单位、志愿服务组织围绕为老服务、为小服务、为困难群众服务、为需要心理疏导和情感慰藉人群服务、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等“五为”服务线上线下开展活动1500余场次。

 

同时,莱西市组织社会公益组织与镇村实践所(站)以“结对子”的方式建立志愿服务基地,将社会公益组织纳入市镇村三级文明实践网络,推动公益力量下沉,搭建服务项目平台,促进城乡志愿服务融合发展,破解基层服务力量薄弱难题。目前,全市22个社会公益组织与11个镇街实现结对下沉全覆盖,近3万名志愿者活跃在农村开展“五为”志愿服务活动,150余支文化、农业、卫生、科技等部门志愿服务队深入村庄社区,把志愿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。

 

有时间做志愿者,有困难找志愿者;人人都是志愿者,人人都是受益者。通过群众“点菜”、文明实践中心“配菜”、志愿者“送菜”的“菜单”式服务工作模式,莱西市把文明实践活动与夯实基层党建、满足群众需要有机结合,开展起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,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(所、站)逐渐成为人们学习理论政策的学校、丰富文化生活的舞台、倡导移风易俗的平台,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热情得到极大激发。如今,莱西市成立各类志愿服务小队2600余支,登记在册志愿者总人数达到13.5万人,群众思想觉悟、道德水准、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整体提升。(来源:光明日报客户端)